時間:2023-01-06 來源:時尚東區 閱讀次數:
統籌生態保護與修復是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的關鍵。
2022年,東區圍繞“修復生態”目標,大力推進實施生態修復項目,因地制宜實施生態綜合治理、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開展礦山生態修復等,一大批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逐一落地落實,實現治理區國土增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多點發力確保攀枝花山更綠,水更清。
生態修復 讓大山重披綠裝
隆冬時節,走進位于東區東華山的“鋼的亭”觀景臺,從玻璃棧道向山下望去,東區干旱河谷生態脆弱區2021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映入眼簾,清香木、木蝴蝶、降香黃檀等四季常青樹種穿插點綴于山坡臺地,為冬季增添了一抹翠綠的美意。
東區干旱河谷生態脆弱區2021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位于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華山村營盤梁子,距離金沙江南岸約1200米,是典型的干熱河谷生態脆弱區,易破壞,難治理。
“為確保造林綠化成效,項目區采取節水灌溉措施,以平衡水熱矛盾,同時選擇栽植四季常青樹種,既做到春季有花又兼顧了生態植被恢復與景觀效果相結合的植物搭配。”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治理面積共1000畝,其中采取工程措施進行人工造林327.08畝,“整個項目建設是在保持原有喬灌木的基礎上,進行植樹造林、林相改造、森林保護,通過高標準建設生態防護示范林,為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脆弱區森林植被恢復建立樣板。”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施工驗收。
保護修復 提升生物多樣性
順著東華山山路向下走去,綠意環繞,鳥叫蟲鳴,緊鄰東區干旱河谷生態脆弱區2021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的是2022年東區完成的另一生態修復項目——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炳四區陳家埡口生態修復項目。
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面積1430畝,于2021年3月開工,2022年7月竣工驗收,總投資3400萬元,完成人工造林1150畝,撫育管護280畝,“整個項目建設以恢復森林生態植被為目的,綜合運用水利灌溉、水土保持和造林工程措施,營造特色生態林。”
“以前,這里植被稀少、一片荒蕪;如今,這一片區種植了12萬多棵(株)花草樹木,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生態景觀全面改善,全區森林覆被率有了進一步提高。”東區林業局副局長胡鵬說道。
與家人一起休閑爬山的居民唐女士講述,她的家就住在附近,從施工開始,就一直在關注著這片山的變化,“原來從遠處看過去就是光禿禿的,現在不一樣了,樹多了,山也綠了,連鳥都多了起來。”
植被恢復 扮靚山間“顏值”
1月4日,在東區鳳凰花公園附近,王玉秀趁著天氣晴朗,悠閑地逛著山路,她說:“我們平常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到這兒走走,原先,這一片都是劍麻,看著比較荒涼,現在你看,種了很多鳳凰樹,期待開花以后的效果,到時候拍照肯定很漂亮。”
東區金沙江北岸弄密村生態修復項目是以植被恢復為主的生態修復治理,總投資3800萬元,包括營造特色鄉土樹種生態林430.2畝,其中新造林面積332.23畝,補植撫育區97.97畝。
“項目區土壤為山地黃紅壤,非常適宜本土樹種鳳凰木的種植,此次生態修復將栽種15900余株鳳凰木。”區林業局綠化工作服務中心主任雷志剛說,該項目于今年4月28日開工,前期已完成種植土換填、施肥、挖樹穴等工作。
“我們現在已栽植清香木10000余株、鳳凰木2000余株;安裝灌溉管網5萬余米。因季節原因,目前還有部分樹木未栽植,預計2023年一季度完成鳳凰木栽種。”項目現場負責人周光奎向記者介紹。
礦山換新顏 “灰山”變“青山”
1月5日,位于東區銀江鎮境內的肖家灣排土場,充滿綠意。站在蘭尖鐵礦觀景臺向下望去,采礦場層層疊疊,昔日荒破的礦山,如今在生態治理下,醞釀綠色,變身青山。
據悉,東區尖山排土場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于2019年開始進行大規模修復,以“安全、環保、舒適、和諧”為總體原則,排土場的植物種植和配置,不僅考慮了與周圍景觀環境盡快協調的綠化要求,還考慮了林木盡早郁閉,以及樹種結構穩定、立地條件改善等多種因素。
“在綜合考慮之后,我們選擇了小葉榕、三角梅、合歡等經濟且易生長植物。”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朱蘭鐵礦分公司尖山地下礦副礦長李得告訴記者,目前僅尖山、肖家灣排土場生態恢復工作方面累計投入資金5886萬余元,恢復面積超過2400畝,種植各類苗木79194棵,“至2024年,該區域將全部恢復完畢,屆時從市區遠望江北片區,將再無‘灰山’。”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東區分局副局長蘇曉東介紹:“礦山生態修復有效解決了地形地貌、景觀破壞、土地壓占等問題,有效防控水土流失,提升水源涵養徑流補給能力,礦山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露天礦場揚塵大幅下降。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快修復的腳步,全力推動礦山生態修復。”
據悉,為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東區持續開展民生工程——大規模綠化全區行動。2022年,東區總投資共5000萬元,建設治理面積共2903.79畝。其中,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攀西科技城炳四區陳家埡口生態修復項目、攀枝花市東區干旱河谷生態脆弱區2021年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已完工,攀枝花市東區金沙江北岸弄密村生態修復項目完成總工程量的64%。截至目前,全區已經完成營造林面積0.38萬畝,有效恢復森林生態植被;增設水土保持、造林灌溉設施,提高防御干旱、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增加森林植被覆蓋率,充分發揮森林生態功能,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加了環境容量。下一步,東區將實施攀枝花市東區玉佛寺后山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項目建設與攀枝花市東區干旱河谷2023年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加強干熱河谷脆弱生態區修復,有機融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的自然生態系統。
共有1頁 當前第1頁
主辦:中共攀枝花市東區委員會 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政府
承辦:攀枝花市東區電子政務建設服務中心 聯系電話:0812-2237455
網站標識碼:5104020005 ICP備案編號:蜀ICP備13018730號 川公網安備:51040202000167號
網站訪問量: